这几天,全球领导人齐聚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搞出了不少的世界级笑话。
特朗普遭遇电梯骤停、提词器故障、音响系统失灵,联合国的工作人员用一连串的小动作让全球权势第一人连续的吃瘪,另一位五常级别的大佬马克龙也同样美国逃过辱法的宿命,因交通限行被纽约小警察赶下车后步行走回领馆。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关注到,有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决议,由李总理在大会上庄重公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新贸易谈判中,中国将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进行双边或者多边谈判。
在WTO规则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各国自行决定的,2019年,在特朗普的压力下,韩国和巴西先后做出过类似的承诺,韩国是身份转变为发达国家,巴西则是跟中国一样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随着韩巴中的先后宣布,接下来,压力怒火将由印度莫迪一人来承担。
政事堂不去聊什么那些政治正确的车轱辘话,针对这个问题聊点干的,并推演一下后续的影响。
国家之间不是搞慈善的,贸易谈判本质上是利益交换,并不会因为你是发展中国家,给予你特别多的优待。
之所以在WTO分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类,主要是这两类国家的统治集团与诉求不一样,发展中国家要的是保护国内庞大的农业、重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要的是开放他国的工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利润的市场。
发达国家认可发展中国家的高关税并给与长周期的保护,更多是从道义上堵住自家国内农业与重工业游说集团的嘴,为科技集团在贸易协议中争取更多的开放与利益,毕竟,一架飞机换8亿件衬衫的生意肯定不亏。
这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认定,有很多外部因素要考量。
90年代美国跟中国WTO谈判的时候,允许给我们农业与重工业大量的保护,但条件是大力度的开放文化、金融、高端制造、互联网与信息服务,是因为当时我们是在民主党谈的。
同样,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强烈要求中国取消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是因为支持特朗普上台的是农业州和铁锈带州,他要为农业和基础工业谋求利益。
此次我们宣布放弃,既要考虑国际的大气候,更重要展现出国内的小气候,代表科技的新质生产力集团终于占据了全面主导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不仅在后续跟其他国家新签的贸易协定中,会以落后产能为代价,给科技与新质生产力争取更好的谈判结果。在国内政策法规,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都会支持新质生产力加速清退落后产能。
贸易端,以正在进行的中美谈判为例,在原本的基础上,中方会在美国大豆配额的问题上给美国一些甜头,美国会在Tiktok等科技领域进行一定的让步。
资本端,面对即将开启的IPO阀门,我们会给以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大肆的批路条,允许企业并购重组和炒作,而落后产能则很难在能从资本市场上融资。
而且,同以发达国家的条件跟发达国家进行进行谈判,基于相同的利益与价值观,不仅会消除大量以往不可调和的贸易冲突,也会推动各方在制定新兴产业规则时加速前进,尤其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推进已经长期停滞的WTO改革。
这对于无论是正在艰苦谈判的中美贸易协定,还是未来可能重新启动的中日韩FTA以及中欧CAI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中国接下来跟发达国家重启的一系列谈判,以及RCEP等已有协议的修订谈判,都会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角视角,加速清退落后产能。
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玩具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大豆、乳制品、肉类、渔业为代表的农业与产品加工,钢铁、铝、水泥、化工等为代表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全都要面临竞争与更高的行业标准,行业利润与就业都会遭受巨大的冲击,逼着各行各业转型新质生产力。
只能,苦一苦马科长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