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事堂2019

顾子明:强制社保新规,企业如何应对?

顾子明博客

最近,强制社保新规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这个热度的由来是人们相传的那句话“9月1号开始,所有公司都要强制交社保了”…

最近,强制社保新规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这个热度的由来是人们相传的那句话“9月1号开始,所有公司都要强制交社保了”。真的是这样吗?应该怎么应对呢?

首先,这个说法的来源是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里面第19条: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有前款规定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补缴社会保险费后,请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费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简言之,就是员工不想在单位干了,员工去告这个单位没交社保,那法院就会判单位出钱把社保给员工补上,同时赔一笔钱给员工。这笔钱的标准是:你在这企业干满一年的,赔一个月工资给你,干满6个月的,赔半个月工资给你。

听起来是不是对员工很爽?且慢,后面还有呢,之前因为不给员工交社保而多发给员工的钱,员工也是要退回去的。可见,真因为“不交社保”去告公司,从到手的钱来看,其实也有点“损人不利已”的意思。但是,对员工来说,掏钱买社保,长远来看不一定是亏钱的买卖。需要在手里的现钱和未来的保障之间做选择。

640-90

从老板的角度看,老板们的心里就苦多了,现在钱不好赚,很多中小企业只能说是勉强活着,尤其是人力成本高、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以一线城市北京为例,最低社保缴费基数6821元,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是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 60%。那如果企业按照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来缴费的话,企业社保支出是:

1091.36(养老) + 668.46(医疗) + 34.11(失业) + 13.64(工伤) = 1807.57 元;劳动者个人每月承担社保费用 = 545.68(养老) + 139.42 (医疗)+ 34.11(失业) = 719.21 元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老板,你给员工发的工资是11368元一个月的话,按照实际工资计算社保,刚好是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水平,你需要实际支出11368+1807.57=13175.57进成本,员工实际到手是11368-719.21=10648。大致相当于用工成本上涨15%,员工方面到手工资下降6%。

而有趣的是,如果你给员工发的工资少于11368元一个月的话,你同样也要按最低社保缴费基数为6821元这个标准来交社保,给员工的工资越低,你的用工成本相对上涨越高。比如你给员工8000一个月,你需要实际支出8000+1807.57=9807.57进成本,大致相当于用工成本上涨22%,员工到手8000-719.21=7280.79,下降9%。由此可见,对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来讲,由于最低缴费基数的存在,用工成本上涨程度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高很多。

640-91

还有一个冷知识,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2540元一个月,那么如果规范缴纳社保,需要给劳动者发钱最少也要2540+719.21=3299.21元,也就是3300元。你的最低用工成本是=2540+719.21+1807.57=5066.78元每人每月,并且这个标准覆盖了所有行业。其他城市以此类推,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保最低缴费基数计算出在当地开办企业的最低用工成本。

通俗的说,这个规范缴纳社保,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打击比较大。还是拿北京举例,经过刚才的计算,你最少也要花5000来请一个人,然后人家到手2540,当中的一半儿被社保拿走了。以前不交社保的时候,理论上你可以花2540请一个人然后只给他2540。现在用工成本当然不会夸张到上涨100%,但是对于整体工资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用工成本上涨50%-80%是大概率的事情。

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对客户涨价50%-80%吗?在2025年这个经济形势下,显然不行。那么可以推断,一旦强制规范缴纳社保,行业利润将下降25%-50%,客单价上涨25%-50%。具体程度看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博弈情况了。

640-92

话又说回来,真的会“强制缴纳”社保吗?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并没有这么说,只是说了如果员工告,那就这么判。那如果员工不告呢?如果就一个员工告呢,要补所有的吗?这些都不确定。

就老叶目前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现在的社保申报归税务局管,社保核数,税务局申报,税务局内部可能会有申报率要求,就是整个辖区企业大概95%-97%需要报社保。但是目前来说税务局只管你报没报,具体报几个员工,则没有强制的监管要求。未来的话,有可能和个税的人数进行比对。总之就是,可能未来这方面的漏洞会逐步收紧。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不用交社保呢?通俗的讲,退休返聘、非全日制用工(兼职)、实习生、个体户承包,用劳务派遣等情况不用交社保。

企业可能的应对方式有如下几个:

一是改变用人方式。“全日制雇佣”拆解成兼职和个体户承包等,加大退休返聘人员、实习生用工数量等。

二是从劳务派遣公司请人干活。这样企业就不用交社保了,劳务派遣公司交。利好“员工持股”或者“员工分成”模式,企业按最低标准交社保,压低工资,然后把员工发展为“合伙人”,以分成的形成补偿原本应该发给员工的“工资”。

还有就是管吃管住,承担员工一定比例的生活费用,来减少应该发给员工的工资等。

640-93

宏观地看,这次所谓“社保新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有一些的。

短期而言,就是原本名义工资较低的行业,如保安、保洁、保姆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街边的小商店、便利店等小规模生活服务业会迎来工资成本的上升,减少其雇佣的员工数量;大批利润微小的企业,极端情况下会关门,失业增加。

中长期看,社会将逐步淘汰“低价内卷”模式。一方面中大型连锁商业模式将兴起,另一方面小而美的个体户、夫妻店、家庭作坊、合伙制企业等将迎来发展,事实上的“员工持股分红”模式将得到推广。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企业将迎来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将会展开,如给企业“定制”一批员工,按最低标准交社保,差额工资和员工进行分成等。还有就是企业将会最大限度剥离行政、人事、后勤等非一线业务流程,转向集中的外包公司进行。

在反内卷上有积极意义,小商户、小工厂的数量减少,原本的社会消费需求会更多向中等商户和大商户聚集,消费客单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由于各城市缴费基数的差异远大于最低工资之间的差异,因此部分产能会转向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然后通过网上销售等方式寻找客户。一线城市机器人替代体力工作、AI替代脑力工作的情况也将进一步推广,因此也利好新兴科创产业和产业升级。

640-94

总之,强制社保是大势所趋。对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产业升级、去过剩产能、反内卷等都会产生有利影响,但对多数企业来说,肯定也是加快了淘汰的节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家只能去顺应,思考如何顺应,在顺应之中找到新的方向,实现转型变革,以求生存发展。文中的一些思路,企业老板、创业者、投资者们可以略参考一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顾子明博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ziming.cc/7044.html

作者: 顾子明博客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更多精彩内容加微信:281981735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