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四五年的时间,经常会有读者后台留言,问这个账号是不是换人写了。
主要原因之一,大概是一个原本积极乐观的账号,在21年之后变得越来越的抑郁,总是跟彼时雄心壮志的读者们唱反调,读者们看文时也会被搞的不开心。
等到24年之后,在一片骂声当中,账号又突然U转变得积极乐观了起来,对于政策的解读也变得非常正向,仿佛后知后觉的操弄起了“大乘赢学”,很多读者一对比身边的环境,又会愤怒于我在无脑的唱赞歌。
今天,对于这个问题跟大家说两句心里话,希望能发出来吧。
政事堂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书本的封面上也歪歪扭扭的写着“为中华之崛起读书”,从小就对于科技强国有着一颗非常炙热的心,因此在全力攀升科技的2021年之前,我跟我的读者们都是雄心壮志,有着敢把美帝拉下马的野望。
在攀升科技的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的腐败以及系统性的不稳定,我的包容度也非常之高,毕竟这么多年走过来,投过资、带过团队,很清楚的知道想要搞成一件事儿,就不可能那么的苛责求全。
但是在那几年,看着一个个给半导体和互联网募资的胡雪岩们锒铛入狱,看着一个个在基层编练北洋新军的左宗棠们被上了通报,希望通过攀升科技对美国弯道超车,实现MCGA的我,是非常非常不舒服的。
那段时间,在解读每一次会议通报时,需要一次次对跟着我护过盘的读者们说,科技的重要性在下降,在一次次分析国际时政的时候,需要跟读者重申要避免岳飞的前车之鉴,要积蓄保存力量,不要正面硬抗。
那段时间,每一次我跟读者在留言区battle,也是我的理智在跟内心进行battle,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搞的我自己也心力交瘁,甚至不知路在何方。
看着梦想距离现实越来越远,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差,跟前些年意气风发的我判若两人,残酷的现实也把一个阳光乐观的热血少年熬成了一个冷峻阴沉的中年人。
但是2024年之后,一切又变得不同,失去已久的信心也重新回来了。
随着人工智能的全面爆发,咱们的重心也从安全重新转移到科技上,科技重新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哪怕外面寒风凛冽,我也会变得非常开心,对未来充满自信。
凭借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的了解,我知道只要是拼科技而不是拼资本,哪怕是起步落后,勤劳聪慧的“中国队长”们也一定能跟美国打个“五五开”。
国家和国运更不会辜负那些对未来有梦想、敢干敢闯,投身到新一轮科技浪潮的中国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