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那些令我感叹的影评

顾子明博客

顾子明:《让子弹飞》深度解读   聊他写的影评之前,先聊一下这个作者,我翻过他从16年到19年的能收…

顾子明:《让子弹飞》深度解读

 

聊他写的影评之前,先聊一下这个作者,我翻过他从16年到19年的能收集到的文字,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从历史出发,到当代去。就好像我想推荐的这一篇让子弹飞的影评(其实有两个版本,一篇是16年写的,网上搜搜应该还能找到,另一篇是19年八月份所写)。两篇涉及到的角度都不一样。16年写的是电影里各个人物背后的历史小道道,而19年的这一篇看起来看影评,其实是时政,但单就表面上的内容来说,依旧为我们展示了鹅城黄四郎、张麻子、三大家族暗中的你来我往。3b2c039923d579b867aa81ea83c99f2-1

依旧为我们展示了鹅城黄四郎、张麻子、两大家族暗中的你来我往。

要明白《让子弹飞》故事背后的故事,首先要理解鹅城错综复杂的各股势力。

这一篇文章写在19年八月中下旬,同志们可以回想一下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然后把作者一一抽离出来的势力一套,基本上就是那个时事之后的预测。

 

有些人,包括我在内,看让子弹飞都只是把它当做刷怪升级打BOOS的套路类电影。一般都不会注意到除了开局几个人几条枪的张麻子,碉楼林立的黄四郎,还有几股势力在暗中影响着剧情的走向。

 

作者便从这一角度入手,将暗中的交易,摆到了明面上来。

 

 

看到左右两边两个精神抖擞的人没有?(暗中的势力:两大家族)

 

%title插图%num

别以为师爷口口声声、信誓旦旦得分两大家族那点dollar,人两大家族就不行了。要知道人干的可是拐卖人口这等见不得人的生意。势力之强大,黄四郎都视为心头之患。

 

虽然剿灭了假麻子的张麻子一波肥,但真想要做到“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几两银子几把枪恐怕不够用。真要是开了金手指,看着也就没劲了。在姜文的操作下,张麻子是怎么做的?作者用了一个关键的词:统战。

 

统战这个东西,用教员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作者在他的影评中,用了让子弹飞中几个关键的镜头(影评里有详解)说明了统战的过程以及必要性。

 

令人叹惋的是,他们在张麻子与黄四郎的博弈中,赚的盆满钵满,最后顺手连着椅子一起拿了去。

 

当然,作者的文章一般都是两层意思,表面上是两大家族游离于黄四郎与张麻子的争斗中。但鹅城可以是哪里,两大家族又可以是谁,便是值得玩味的。经典电影嘛,总能在生活之中找到它的相似面。

徐小疼:庙堂江湖《绣春刀》

事实上,《绣春刀》故事的核心矛盾,并不是沈炼和赵靖忠,也不是卢剑星和张英,更不是靳一川和丁修。真正的核心矛盾,是韩旷与魏忠贤。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897360(知乎,徐小疼)

这句话中完完整整地体现了我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推荐这一篇影评的原因:别人不止看的不只是电影,而是那一段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恩怨与无奈。

电影的明面上讲的是配上了绣春刀的锦衣卫三兄弟在追查魏忠贤一路上的搏斗与挣扎,但实际上,推动剧情发展的,始终是明末背后的政治角力。是的,明末的东林与阉党,剧中则分别是韩旷与魏忠贤。

 

无论是加钱居士丁修,还是苟到最后的沈炼,或者是留上辫子学满语的赵靖忠,都只是棋子,如同作者所言,以为可以从中得利,却越陷越深,越赌越输,越输越赌。

三兄弟是小人物,无法反抗自己的宿命。丁修武功再高又如何,若不是靳一川临死将他推开,早已死在了火铳之下。赵靖忠地位高点,武功也不低,可惜他有着一个最致命的称号,魏忠贤的义子。倒阉潮流轰轰烈烈,更何况东林党还反手来了个超级加倍,借着这股东风铲除异己,不可谓不阴险。

%title插图%num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电影中末尾韩大人与崇祯的对话,崇祯的一句你想让朕无人可用,将东林按捺不住的想法揭示在我们的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东林党们借着崇祯将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稳住,但在十余年后,却为崇祯送上了亡国之君的称号,将大明朝一同埋葬。明面上,他们是清流,可这又如何,他们或许是历史的执笔者,但结果不会骗人,为万世开太平,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

%title插图%num

沈一石,别来无恙

当然,历史上的讨论只是作者文章中的四分之一,此外还讨论了许多更为专业性的内容,例如《绣春刀》的动作美学,它的立意,它对武侠的消解,等等。倘若对那些感兴趣,那就还请各位移步。

赵皓阳:正非正;邪非邪,一篇读罢头飞雪

要想看懂电影里面表达的思想,有几处对话是题眼:

1、杨幂对张震说:这阉党横行的世道,你还没过够吗?

张震说:谁也救不了这世道

2、张震怒斥张译:你们这样行事,与阉党有何区别?

3、张译对张震说:六部、三法司、二十四衙门,各州、道、府,处处都有我们的人,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虽说两篇都是关于绣春刀的影评,但讨论的内容与内涵却大相径庭。上一篇对于电影的专业知识还有所涉及,而这一篇可完全说是从历史入手了。

通篇诙谐着引用历史表达了一个观点:魏忠贤吃人吐骨头,东林党连骨头都得嚼碎了咽下去。其实功利一点来说,一个国家最终的覆灭,可以有很多原因,但最为核心的原因,必然是因为没钱了。

想一想,倘若大明朝国库充裕,西南不是旱灾么,振!反正国库有钱。西北不是民变么,抚!东北不是战士吃紧么,赏!砍得越多赚的越多。

%title插图%num

但问题来了,明朝后期国库没钱啊。诶,不对啊,人民群众一直在辛苦劳作,秋了就交粮,冬了就徭役。钱哪里去了啊。问题就出在这里,农民要是有田,倒是可以交给国家,但要是没田,只能为地主劳作啊。地主是谁?没错,地主大头就是东林党的基本盘,东南士绅。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官员是不用交税啊,这也就是说,官员一旦变成了地主,那就是土皇帝啊。作者说东林党鼓吹圣人之言,藏富于民,但实际却是藏富于官,可谓正大光明地避税!

历史上有趣的地方在于史书上有头有脸的基本上都是有钱有势的,屁民不配拥有姓名。那些人,按阶级分,就得是资本阶级啊。甚至于明朝覆灭都可以说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们,贪得无厌,贪到最后把自己的王朝都给贪没了,当然最后还是花大价钱给大清交上了保护费。就好像《让子弹飞》中县长夫人说的那句话:“我就想当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我无所谓。”

看着电影,回味一下,翻翻影评,顺便还了解了下历史,还是舒服的。

凯鹅:《狗十三》,一部难得的国产成长片

大人的世界是不完美的,经常需要瞒和骗,需要用一个谎言去包裹另一个谎言,需要双重标准和不了了之,需要貌离神合和虚与委蛇。

狗十三讲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帮助她认识世界的有爷爷奶奶,堂姐后妈,爸爸弟弟,当然,还有那可怜的爱因斯坦——狗。

为什么要看影评呢,因为他们能够从电影里看出很多东西,那些我们不管看多少遍也显现不出来的东西。但当作者将他的认识掰开来,揉碎后,用文字一点一点展现,我会突然意识到,这是认识世界的养料,一口也不要剩。

这篇文章里,作者把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李玩,沿着电影的情节,冲突,掰开,告诉我们,在这一件场景,这一件事情下,是如何体现她的想法,她的不安,她的改变。顺手还作了一定的衍生,例如大一点的方面,中国传统家庭,独特之处在哪。

不止是主角,还有主角的爸爸,虽说是以不那么让人满意的方式帮助女儿成长,但却是以一种最为合理的方式进行的,毕竟考虑到影片中父亲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受限于某种缥缈的东西,似乎是能够为女儿做出的最好帮助了。

当然,作者是对李玩的成长有所期许的,虽然受限于环境,但作者依旧希望她在坦然面对成人的世界的同时,不只是看到它灰色阴冷的一面,还要看到美好的一面。

其实说是影评,他们都是夹带着自己的私货的。有的人借着电影讲时事,有的人借着电影讲历史,有的人借着电影讲三观,恰恰是因为如此,(借用B站影评大V木鱼水心一句话)才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孤独。

我们与作者们无论从阅历还是地域,都如此遥远地隔着,但电影就突然变成了彼此的共同话题。他们的灵感在文字中流转,我们的思想在脑海中闪耀,彼此碰撞,零落成一颗颗晶莹的珠子。我们将这些捏在手里,它们又化成热流流入胸前,勾得我们会心一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顾子明博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ziming.cc/6466.html

作者: 顾子明博客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更多精彩内容加微信:281981735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